密云区白河及支流7.16水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众参与公示
2019-08-08
密云区白河及支流7.16水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初步编制完成。为充分了解社会各界对上述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对本项目进行第二次公示,向公众公开项目环境评价的有关信息,并征求公众对项目在环境影响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公示内容如下。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总投资7665.78万元,工程主要内容为河底淤积清除整理7.97km;护村堤岸墙坍塌修复1.90km;护村堤基础加固处理2.76km;改建漫水桥6座、漫水路3处;改建跨河桥1座。本次水毁修复旨在恢复河道行洪能力,降低遭受雨洪灾害的风险,减少雨洪及次生泥石流灾害对河道两岸的冲刷破坏。
二、施工期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概述
1、污水:水泥路面铺筑后有路面养护水的使用,该水大部分被路面吸收和蒸发损耗,有小部分下渗到路边土壤中被吸收。由于养护使用机井水或自来水,且单个作业点用水量不大,其下渗和吸收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施工过程中会有路面、土方、土地喷洒降尘水和混凝土养护水的使用,这些用水所产生的废水量较少,主要含泥砂,悬浮物浓度较高,经简易沉淀处理后将回用于施工场地抑尘,不外排,对区域水体环境影响很小。
2、废气: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施工扬尘,在采取洒水抑尘、适当设置围挡、保持场地清洁,四级风以上天气不作业等措施后,扬尘范围可得到有效控制,单个作业地点的影响范围将较小;项目施工影响时间短,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此外,在施工建设期间,基础开挖、建筑材料的运输等过程会有施工机械燃料燃烧废气、各种车辆汽车尾气等废气产生。但由于单个作业点施工量较小且施工期较短,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3、噪声: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即午间、夜间不施工和噪声设备尽量远离居民住宅的前提下,施工噪声对周边邻近居民的影响是短期可接受的,对当地声环境影响很小,且施工噪声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弃土石、废弃建筑垃圾和少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弃土石等可用于回填的项目区域内回填使用,建筑垃圾等不可用于回填的运至城管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由专人定期清运至生活垃圾转运站或垃圾消纳场所。综上,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在采取有效清理、处置措施的前提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本次修复工程在实施期间,将会破坏少量植被、造成河道扰动,对区域内陆生、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本次修复工程覆盖面大,各个作业点面积相对较小,施工时间较短,影响范围和程度均较小。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本项目为水毁修复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有利于提高当地的防洪泄洪能力,沿线绿化带的建设能美化周围环境景观,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总之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三同时”制度,在设计、施工和运营期切实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在切实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较大的缓解。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四、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为使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全面了解本评价工作以及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特编写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自本公示刊登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任何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均可按第八条中的联系方式索取、查阅。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本工程附近的居民、单位、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对本项目关心的公众、社会团体。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关于建设项目对所在区域环境影响的看法;项目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项目对受访者个人的影响;公众对项目的态度和关注程度;公众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拨打电话、发送传真和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公众意见表下载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t20181024_665329.html
七、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北京市密云区水务局
联系电话:010-69042146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新北路18号
单位名称:北京中环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角门18号枫竹苑二区1号楼11层1110
邮箱:170763206@qq.com
北京市密云区水务局
附件:密云区白河及支流7.16水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